易佳林,寻声千年尺八

 

2019年电影纪录片《尺八 · 一声一世》

在中国公映

纪录片纵横贯通古与今、中与日

几代尺八人的情思和艺术

其中,一位名叫「易佳林」的中国尺八演奏家

进入我们视线

并深深打动现代人的内心

 

我们有幸与易佳林做了一次深谈

透彻、真率、谦逊、平常

他的语言如水洗过大地

 

感谢易佳林老师!

 

易佳林:

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

「世久精工」计划襄助的重要入选传承人

 

 

尺八   传统吹管乐器,隋唐时为宫廷的主要乐器,唐宋时传入日本

竹制,内涂朱砂拌大漆填充,外切口,五孔(前四后一),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音色苍凉辽阔,兼有空灵、恬静意境

 

ivy| 一些文章提及您是「中国尺八第一人」,是指您最早复兴尺八,还是指影响力最大?

 

易佳林| 我自己从来没有认为我是什么第一人。这个说法也许是作者为了吸引眼球,也可能是人家的好意,但是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只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用心把它做好而已,我不是第一人,也不想当第一人。

 

尺八不是我复兴的,早在1999年底,有一个日本尺八寻根团到中国来寻根,教授和传播尺八,当时是杭州的孙以诚老师牵头完成的这个事情,我的第一位尺八授业恩师神崎宪先生也是寻根团成员,虽然只是在非常小的范围内传播,也应该算是尺八重回故土的缘起,从那时尺八就已经迈开了复兴的脚步。

 

而我是从2005年开始接触尺八并且有了自己制作的想法。我用了两年时间疯狂地琢磨吹奏和制作,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之后,终于在2007年才做出了一支自己很满意的能够达到一定水准的现代尺八,这是让我非常得意的一件事情吧。当然,随着技艺的提升,现在再看,那一支还是有很多缺陷,不够完美,但是对我来说确是非常珍贵和难得的纪念,特别是那段眼里心里只有尺八的痴迷岁月,也是很难得的经历。

 

 

 

易佳林尺八作品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最初学习尺八是非常单纯的想法,就是因为特别喜欢而已,并没有复兴以及传承之类的宏大理想,但是当时实在太少人了解尺八了,甚至绝大多数人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玩尺八非常孤独,而我实在太喜欢它了,觉得尺八那么好,就希望别人也喜欢,所以常常组织同好一起学习,只要有人邀请就全国各地跑分享我所了解的方方面面,无意间倒是也做了不少传播的工作。随着对尺八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我认识到工夫在诗外,不论是吹奏还是制作,要想更精深,必须要在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甚至是个人修养上下功夫。这也让我真正认识到了尺八的文化价值和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直到近几年才产生了有意识的传播和传承的想法,这个想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和清晰的,我希望通过尺八,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之美,享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愉悦,而传播也好传承也罢都不是某一个人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更多的同好一起努力。尺八回归故土时日尚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我能成为传承过程中的一员已是幸甚,只有尽力而为,不做他想。

 

ivy| 电影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比较系统地展示了纵、横向面的尺八文化,贯通了中日的人物、时空,十分感人。由于哪一个契机,您进入该纪录片的重点描述人物之一?这部纪录片对于您而言,拍摄中最难忘和最受触动的是什么?

 

易佳林| 《一声一世》是第一部关于尺八的纪录片,有人愿意去拍这么一部小众的片子很难得。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片子题材所限,未能提及为中国尺八做出巨大贡献并已经仙逝的神崎宪先生以及很多一直在传承尺八的中国尺八人,还有最初促成尺八回国的孙以诚老师等

 

 

易佳林尺八作品

 

我谈不上是重点描述人物啦。最初答应参与这部片子的拍摄是因为三年前一位叫杨杨的年轻导演,他来重庆找到我,给我讲他对尺八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是他的热忱和认真打动了我。这部片子最打动我的、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经历。比如探访传承千年的西安鼓乐,传承人田孝梨先生专门拿出他珍藏的古董级古乐谱为我讲解,教我传统唱谱方式,体会传统古乐口耳相传的微妙,荡气回肠百转千回的曲韵给我很多启发。而西安鼓乐古谱与尺八字谱有相似之处,对于我这些年正在做的一项关于尺八谱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田孝梨先生以及生活在乡村「忙时务农闲时传承」的质朴状态也给我带来很大震撼。虽然类似这样的很多拍摄内容由于影片最终成片的需要并没有剪进去,但是恰是因为参与了这部片子给我创造了一个契机,与传承鼓乐的田孝梨先生、研究古曲的刘森先生、研究日本文化的王宗渝先生结了缘,并把自己这些年的关于尺八的一些思考重新梳理了一遍。当然还有跟来自日本的小凑昭尚先生、佐藤康夫先生以及海山先生的相会,也都让我很难忘。佐藤康夫先生和海山先生的音乐都是最初吸引我走进尺八的世界的缘起,这些演奏家各有特色也各有所长,但相同之处是对尺八几十年的热爱,这让我深深感动。比如海山,六十多岁了,玩起尺八来像个顽童,他与我聊吹尺八的体会、分享制作上的一些经验,都像个孩子在聊他的新玩具,充满激情,停不下来。好的尺八演奏家似乎都具备一个共性,就是简单纯粹,因为尺八的修习也好制作也好,这个过程是非常枯燥和孤独的,所求太多很难坚持下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喜欢的这件事情认真地努力着,脚踏实地,乐此不疲,这一点非常触动我。这些都是我在此片中最大的收获和最珍贵的回忆。

 

 

ivy| 尺八在中国的复兴,或者说当下小规模的「尺八热」,体现在尺八艺术家和尺八制作者逐渐增多,了解尺八的受众群体也渐渐增多,尺八演奏和推广活动也较有起色——您是这个行业深入研究和实践者,您认为尺八在中国的现状乐观吗?最大的瓶颈在哪些地方?

 

易佳林| 对尺八的未来,我很乐观。在这么多年的尺八实践当中,我遇到特别多喜爱尺八的朋友,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中,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始修习尺八了。但是尺八在国内的发展确实也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人的努力来解决。

 

首先就是国内具备教学能力者少,也会有日本老师到国内来教学,但是也会存在教学频次和语言等实际问题。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做尺八的教学实践,在这一点上体会也最深,单凭某一位老师辐射范围真的是太有限了。近两年网络教学的可操作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前我的外地学生由于地域问题,学习成本高,进展也缓慢,很容易放弃,现在视频教学越来越方便,很多外地学生甚至在国外的学生都更加便利了。但是,毕竟尺八学到一定程度是需要针对性指导的,这个时候老师的数量就是个必要问题了。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应该是教学内容,目前尺八的主流教学方向是日文假名谱和日本传统曲目,这是目前学习尺八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一点对于尺八的传播还是有一定的障碍。尺八的传统日文假名谱非常好用,但是日文符号和传统本曲的风格对学习者是个障碍。就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跟我的恩师学习传统本曲用了六年时间,每周上一次网络课,每年两次请老师住到我家里进行面授,最开始真的太困难了,也并不真心欣赏本曲的曲风,完全是硬撑着在学习,直到第四年才慢慢对它有了感觉,而且老师传承的流派学完了,还得学习其他传承系统的曲目,一直到现在我都还在持续地学习中。这是日本尺八传承的方式,想要学好只能尊重人家的传承方式。当然后来的学习才算是真的入门了,能够体会其中趣味了,学起来也没有那么艰难了。而对于绝大多数爱好者而言,并不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这样你就理解了我说的这个障碍了吧。所以既然说是尺八回归,那就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完善制作技艺、高质量的教学、以及更适合我们学习的谱字和曲目。如果这些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对于中国尺八的发展将是巨大的推动。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解决,毕竟尺八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还那么短,现在能得到这么多人关注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易佳林尺八作品

 

ivy| 沉浸着尺八艺术之独美,您能用几个词汇传递它的美么?

 

易佳林| 这个难倒我了,我无法用某些词汇来形容它,尺八的声音非常丰富,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心境下体会到的都会不同。这倒让我想起最初听到它的感觉,就是心被撞击了,绕梁三日而不绝,一直在我的心里回荡,它好像冲破了时间的障碍,连接了我的前世今生和来世,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要一直去追寻这个声音,或许可以说它对于我而言是横亘万古之音吧。

 

ivy| 从2005年接触尺八到现在,15年了,您对尺八的痴迷热爱之情,犹在上升吗?易老师今后的重心会放在哪些方面呢?

 

易佳林| 我都意识不到已经有这么久了,好像研究和修习它的这些年,忘记了时间。应该说通过不断的沉淀,对它的爱也更深沉了,不像之前那么流于表面了吧,对它的情感更隐性了,更平常了,好像它在我的生命中更淡了也更自然而然了,就好像它本来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我们家庭的一部分,是我生命状态的一部分。它已经从一个我为之痴狂的、拼命追寻的爱好,变成了就像空气和水一样的必需品,每天的制作教学还有吹奏都在自然发生,没有了特别的存在感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似乎时间帮我破了那个痴破了那个迷,让我从对声音的追求、对演奏状态的渴望,向外的追求,甚至对名利的渴望,无声无息地转变成感受生活体验人生,转变成一种淡淡的默默的感觉。

 

今后的重心,倒是并没有想太多,就是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吧,持续地研究,多出音乐作品,尽自己所能做好传承。

 

 

ivy| 关于尺八古曲,现代人要达到某种高度的演绎,难度大吗?最大的难度是在哪里?

 

易佳林| 如果专指尺八古曲,那就是日本传承的传统古典本曲,技术难度高,在心境上追求心无所住,更是不容易做到,需要学习者一步一个脚印跟着老师认真学习几年甚至十几年。我所认为的古曲还包括中国古曲,这是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有着大量的古曲,并没有专门的尺八曲,那就有很多可能性,用尺八来重新演绎是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

 

其实对现代人来说,技术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有时间的积累,肯下功夫,就有实现的可能性。对我们而言最大的障碍反而是如何降服自己的心,达到古曲所追求的那种状态

 

这里我想再多谈两句我个人对尺八和古曲的理解。对我来说尺八有两个面向,它既是向外的,表达情感的乐器,也是向内的,帮助我打开内心世界解开层层锁链的钥匙,而吹出的音声和曲调,不论是古曲还是新调都是心的外在表现。其实很多古曲的框架结构很简单,但表达的心境,传递的美学,甚至承载的文化,都是需要我们沉下心去体会,才能够更好地演绎。古曲曾经的原貌,我们无法百分百还原,师古也并不是外在的复刻,而是要得其精气神。只要内在状态达到了,我们有了古人的心境,比如旷达、自在、逍遥、自然等等,我相信你吹出的古曲就是那个东西。当然前提还是要有足够的技术做支撑,否则无法表达到位。

 

 

采集符合尺八制作条件的竹材

 

ivy| 经典尺八曲目的现代式演绎,或者尺八新曲目、国风曲目的创作与再创作,您的经验之谈是什么?

 

易佳林| 传统乐器和音乐的传承分两个层面,对传统的传承,要一丝不苟,同时也需要各种探索和想象力,传统的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生命才能不停地生长。就我个人而言,在音乐上是不设限的,做电影配乐,新曲的创作,与各种乐器的组合,甚至是自由即兴,各种尝试都很有意思。

 

ivy| 「女子十二乐坊」曾火爆一时,它以流行音乐的形式演奏中国传统音乐。您怎样理解古典乐、雅乐的当代化?

 

易佳林| 音乐无对错,表现形式的选择都是个人的选择,不做评价。我不太清楚你所说的当代化具体是指什么。音乐应该是开放性的自由的,你认为古曲很美,那就保持传统,你想进行新的探索也不错,但是我认为只有对古曲本身有所了解和感受之后才谈得上再创作。

 

ivy| 日本尺八大师冢本松韵先生说「要把中国的尺八,还给中国」,而您说「还」是他者的态度,「传承」才是我们的义务。这传承之路是否艰巨?您呼吁上上下下可以做哪些支持吗?

 

易佳林| 冢本松韵先生我并不熟悉,这里也不方便讨论他。其实传承本身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能够有机缘去传承一项传统技艺是一种幸福。传承之路也谈不上艰巨,对于失传这么久的尺八而言,有难度是肯定的,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顺其自然就好了。愿意花些时间去欣赏去了解去学习就是支持吧。多年前的我也会到处呼吁希望更多的人来传承来支持,现在随着我对尺八的深入,反而没有那么焦急了,我相信很多人会自然地被它击中内心,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ivy| 可否简单介绍您的尺八独奏专辑《寻声》?

 

易佳林| 《寻声》里共有十三曲,其中两曲是传统古典本曲,两曲是中国南宋古曲,是对传统的致敬,剩下的九曲是我的创作曲目。这张专辑是我的第一张个人独奏专辑,也是一次任性的尝试,所有曲目都是吹奏现场的当下,有音乐会现场,也有游历山川时有所感而即兴创作的现场,我想记录一种全然的真实状态,吹奏当下所有的参与者——人、物、时间、空间都自然呈现,我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元素,心有所感就吹,感觉过去了就放下。因为录制得太过随顺自然状态了,完成录制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当然现场即兴的录制也会有很多遗憾,但是整个过程也是当下即是不可复制的,这一点也是最有意思的。所以这里除了尺八的声音,还有鸟鸣、溪流、虫鸣、蝙蝠的声音、一只蜜蜂撞到麦克风的声音、风吹到麦克风的声音、风扫过树林的声音等等

 

ivy| 尺八的中国听众群体是怎样的一些人?

 

易佳林| 听众群体应该什么类型的都有吧,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都有。我有个最小的听众,是个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刚出版这张专辑时,朋友常在家里听,他家的小宝宝每次都要跟着一起听,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都要求听尺八,这是我觉得很得意也很有意思的一个例子。

 

ivy| 能介绍您学生们的基本情况吗?他们的年龄、学习动机、坚持率、当前的成果、接下去的发展计划?

 

易佳林| 我的学生各行各业,各个年龄也都有,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喜欢它的声音。如果不是单纯的动机,别有所求也很难坚持下来。现在开始学习和坚持学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一是因为当下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愿意花精力去深入一项自己的爱好,另外一个也是因为教学十几年的经验有所积累,更新了教学思路和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高效率地学习,还有网络教学的助力,让学习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了。

 

在尺八学习上我主张的是有意练功无意成功,如果非要说成果的话,有一些学生已经可以自在地享受尺八之美,通过修习尺八,生活状态甚至生命状态都有所改变。

 

大部分我的学生其实并没有什么发展计划,只是把它当成生命中的一个伙伴一直玩下去吧,还有小部分有心未来成为制管师或者音乐人的,也必将付出更加巨大的努力。不管大家作何选择,我都乐见其成,我希望爱好者、专业人士都越来越多。

 

 

易佳林尺八作品

 

ivy| 今明两年,易老师有没有新的演奏、发行计划?

 

易佳林| 其实去年就在计划新专辑了,但是因为今年我的孩子出生了,目前所有的事情都放下来,专心陪伴和照顾他。小朋友的到来带来生活的巨变,让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我来说可谓新的人生刚刚开始,这些感悟我都想慢慢地用尺八表达出来。

 

ivy| 您与中国的尺八同好是否有一个来往的「圈子」?

 

易佳林| 尺八对我来说很奇妙,它帮我结了很多的善缘,给我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世界,因为它我结交了很多朋友,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有学者,有艺术家,也有功夫高手和自称粗人的人,我给他们分享尺八,而在他们身上我收获的更多。就我个人而言好像并没有什么圈子。

 

AART TALKS| 易佳林老师推荐

 

◐ 尺八书籍

1. 《正仓院的乐器》。这里面有对现存正仓院的唐尺八的详细介绍。现代尺八是在宋尺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尺八跟宋尺八在形制和音律上又有很多不同,也是我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这是关于中国所传尺八的唯一实物,所以推荐给大家了解。

2. 《明暗尺八通解》。是日本尺八家富森虚山先生对古传明暗尺八的介绍性专著,里面有对尺八从中国传入到日本发展的详细记载。

3. 《乐家录》。是对日本雅乐的介绍性书籍,日本雅乐与中国雅乐有一定的关联度,通过它亦可对中国雅乐管窥一二。

◐ 尺八大家及其音乐书籍

1. 神如道《无住心曲》。神如道被日本誉为古典尺八之集大成者,他曾于民国时期来过中国访问,并在孔子庙献奏,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并且文化修养很高的尺八大家。我的恩师神崎宪先生教授我尺八古典本曲时就是用的神如道先生所手写的乐谱。这一曲就是他创作的曲目。

2. 山口五郎《鹿之远音》。山口五郎是琴古流尺八演奏家,日本人间国宝,这一曲与管平湖先生的古琴曲《流水》共同被收录进金唱盘,飞向太空。

3. 海童道祖《心月》。海童道祖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尺八大师,他也是近代在西方音乐人中影响力最大的尺八大家。这一曲是我听的海童道祖的第一曲,分享给大家感受下。

 

 

易佳林

重庆人

师承日本琴古流尺八演奏家神崎宪先生

 

2012年 参加日本京都国际尺八大会,并于中国尺八单元演出

2015年 参加澳门东亚运动中心澳门回归晚会演出

2016年 参加oct国际爵士音乐节尺八专场演出

2017年 出版尺八独奏专辑《寻声》

2017年 参加《尺八·一声一世》纪录片拍摄

2019年 参加东京艺术剧院「东亚艺术之都」开幕演出

 

图片提供:易佳林

 

 

 

2020年4月15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