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的艺术:如何修一只宋代建瓯小松窑月亮罐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锔瓷行当出现断崖式下滑

 

 

 

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
上海非遗保护——锔瓷技艺可持续发展项目

 

非遗传承人:童维成

 

 

生于1981年。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修复技艺(锔瓷)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开始学锔瓷,十四年来致力于锔瓷修复技艺的传承、推广、发扬,先后被央视英文频道、上海外语频道、上海《生活周刊》、解放日报、一条、金寨视窗、皖西日报等报道。

 

迄今修复七千件残器,擅长各种常规修复,如对瓷、陶等材质残器进行修复,并对其它特殊材质残器成功进行尝试和创新,如金、银、紫砂、竹、木、牙、珊瑚、蜜蜡、松石、玻璃等,尤其对异形器物包口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表现。以极简美学和手法对器物进行研究和创作,将锔瓷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

 

收集自文化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锔瓷物品,成立小型私人锔瓷博物馆,不遗余力地对传统技艺进行传播。

 

2023年5月,将150组约300件藏品无偿地捐赠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迄今传承带徒350位,其中90后和00后占到一半的比例。

 

 

 

 

  锔瓷是一门技术,学艺先要学尊重器物

2010年童维成开始学锔瓷,之前他从事摄影工作。2013年正式拜师傅学手艺。

 

十多年来,他更是从文物修复的角度来琢磨锔瓷,他把历史上修青铜器、修玉器等的经验和成果,打通来做钻研。

 

手艺的背后是生活智慧和文化根基,他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引导学生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一些手艺走不进当下人们的视野,他认为很大原因是停留在师傅教一就一,学的人不变通,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他从各大博物馆中学习,看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找到锔瓷从仰韶时期就有的相关线索;从南朝梁顾野王《玉篇》中“以铁缚物”的记载,寻溯到它可能是锔瓷最早的文字记录;通过武威博物馆一件白瓷壶上和今天一模一样的瓷器修复,他大胆推论锔瓷可以从唐代开始。

 

“锔瓷”的历史到底始于何时,业界并未有定论,童维成在学习和研究中整理出一个参考脉络——隋代赵州桥上有燕尾榫样式的钉子,这种钉子在隋之前的佛像和明《清明上河图》的桥墩上也可见,他又依据明代王问《煮茶图》上一只罐子上的燕尾榫样式的钉子,反证隋代前后出现的燕尾榫样式的钉子是跟锔有直接的关系,可算为锔的一部分。书画作品上最早出现跟今天一样的锔钉,则可考于南宋,一幅是刘履中《田畯醉归图》,一幅是刘松年《蚕事图》,图中的罐子上都出现了锔钉。再从锔钉材料考察,明代之前的钉子都是铁钉,铜钉出现得非常晚,是到清中期之后才有,大概原因是历史上曾把铜用作钱,旧时有“三六九等之说,修为下九,以此推测当时的人不会把贵重的材料(如铜)拿来修不值钱的旧物。

 

在了解“锔”的历史背景和修复美学后,童维成对锔瓷的理解就形成独特的“取舍”观。他推掉的活在四分之三,接的活在四分之一。对于是否修老物件,他评判的标准是,如果自己动手能给物件加分20%,就修,不能加分20%,就不要动它。修复的前提是了解器物,并且尊重器物,比如一只宋式建盏,从历史上看宋器上没有出现过一个锔钉,他在修复时就绝对不会上锔钉。

 

对待历史之物,我是从文物尊重的角度来考虑的,不应该在未来哪一天,人们说到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是浮躁的,但还有一个人不太浮躁,这就够了。

 

  好的传承,就是与生活发生真实的关系

锔瓷在今天不再只是一种“修修补补”的活,它跟具体的人群和具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强关系。童维成发挥他曾在广告领域的特长,策划主题,拍摄短视频,从极富美学和人文的视角传播锔瓷技艺。2024年十月国庆假期,他拍的一条在安徽金寨老家的山里研学的视频,无意中成为流量爆款,报名超额,他不得不连开几个小班。童维成说他“整个十月又累又快乐”。

 

 

 

童老师迄今带徒350位,这个数字令人惊讶。多年来他以集中教学实践的方式带徒,倾囊相授。他带出的徒弟中,一些人已躬身入锔瓷行业,他们又再成为锔瓷技艺的推广者、传授者。童老师说:“我学生的收入比我还要高,我很高兴,他们真的走出了一条锔瓷活化的路。”

 

 

他的徒弟中,最小19岁,最大62岁,他们的社会身份多姿多彩,有茶圈人士、收藏家、大学生、投资人、企业家、退休人员,还有“想学一门手艺给自己壮胆”的人。三百多位徒弟学成后有十分之一现在专职从事锔瓷,月收入高的有四五万元。

 

童维成对每一位徒弟都给予欣赏和尊重。他觉得来学锔瓷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位做投资的女孩到一个艺术空间谈场地合作,她拿锔瓷的话题打开话匣子,顺利地签下场地。还有一位徒弟看了一部电影,打电话来:“童老师,我敢这么说,今天全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里面手艺是干什么的。”

 

童维成的锔瓷课程广受欢迎,他把审美、修养、艺术、趣味,与技艺做了无缝衔接。他带学生炒茶、清谈、赏桂,是研学中常见的“彩蛋”;他提携学生举办展览、为徒弟站台、辅助徒弟开班授课,是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童老师说,年轻人对锔瓷“发烧”跟文化复兴有关。以前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排在最后,只是一种日常生活,现在是去“品茶”,饮茶变为文化的一部分。以前是东西坏了想到省钱要修,现在是为了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珍视器物承载的无形财富。

 

锔瓷受到个性化的年轻人喜欢,再由他们传播到更宽更多的群体,锔活正在走向锔艺。童维成的关注点,一方面是普及性地传播推广,一方面是以收藏、研究、展览的方式,填补锔瓷在陶瓷修复史上的学术空白。

 

  捐一个博物馆,架一座时间的廊桥

非遗传承人童维成在上海有一座小型的锔瓷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馆藏从文化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锔瓷物件共150组约300件,是一个锔瓷主题的全方位的展陈,有陶瓷器、工具、发票、流到国外的外销瓷等,只要跟锔瓷相关的内容,他都精选整理出来,展现出一个清楚的较完整的锔瓷脉络。

 

 

 

这些锔瓷藏品都是他自己挑的,不是简单的有年代感的破陶瓷或者是需要修的老物件,而是要既符合他的审美,又要符合他建构博物馆的总体思路。这些藏品也许不是最贵的,但从手艺上看一定是最精的。他用“以藏养藏”的方式,收十件流转九件,留下一件最有代表性的,在保证家人生活的情况下,把这个馆做了起来。

 

2023年5月,童维成将所藏150组近300件锔瓷一次性无偿地捐赠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此举填补了国内锔瓷学术研究成果的空白。

 

 

 

很多人不理解他,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和家人过得很好。他考虑的却是如何让锔瓷行当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可以健康地发展,他想尽一己之力把锔瓷引到一个正确的路上,一个应有的地位上,希望锔瓷成为中国陶瓷修复史上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在接受捐赠后,举办了四个月“锔艺传心——童维成先生捐赠锔瓷展”,全国各地观众络绎不绝。童维成在开幕式上说:“锔瓷一直是走街串巷的手艺,没有自己的历史,今天,浙江大学接受捐赠,锔瓷从此在学术上有了历史,我很欣慰。”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马景娣说:“浙大艺博馆会将童先生的捐赠转化为学术研究和奋发育人的动力,愿展览能成为推动相关学科研究的桥梁,搭建起让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的平台。未来我们仍将精心保管、维护、展示好捐赠物品,使其最大限度发挥藏品的育人功能。”目前这些捐赠品为文博系统的学生提供着修复式研究,同时也对校外观众预约开放。

 

  上海非遗保护——锔瓷技艺可持续发展项目成果展示

 

《文明的符号》(宋代器物 锔瓷工艺)

24×20cm

创作于2024年

 

 

对宋代建瓯小松窑月亮罐进行嵌锡修复。

修复工艺类似青铜错金银工艺。

 

考虑修复拉力问题,如何用锡拉住,

于是设计好位置,开内大外小倒三角槽。

内槽两边不必平齐,笔画两端的内槽更大一些,

填满锡到内槽处,瓷与锡交错咬合。

锡锉平与器表面随形一致。

 

选用中国汉字笔画“横竖撇捺折点”作表现。

笔画排列按人的一生来达意。

由丿乀组成人字,再学会走直线,

曲折,起飞,回归本心,

人生收获最后回在一个点。

 

锡随着时间流逝,自然氧化发黑,

与黑釉融入一致。

这样的修复仍然是辅助,不争不抢。

 

 

 

《文明的符号》创作谈

 
 

 

《文明的符号》是上海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的公益项目“上海非遗保护-锔瓷技艺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一个成果,以它为示范,呈现锔瓷技艺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请问您选择宋代器物做修复的动因?

首先,我很喜欢宋瓷,因为它简洁、内敛。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宋代更好,早期的汉、秦陶瓷也有不世出的造型或纹饰,这只是因为我自己偏爱内敛的审美,符合我自己的性格,我在认清自己。

 

第二,宋韵文化现在很热,提宋韵必言抹茶,也就是宋代点茶。你能说这不对吗?很对,但是不够。我收一些宋代标本,也了解宋瓷,我想能不能从宋瓷角度表达宋韵文化?比如找100件宋代器物,有代表性地展示一个宋瓷地图,你想想这一个文化表达多有意思。

 

第三,从文物修复的角度来说,尊重历史,完全可以用更好的一种修复方法,但现在很多手艺人把自己的手艺站在舞台中央,超过器物本身,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审美不符合。

 

《文明的符号》是基于以上思考的一个实践

 

这件锔瓷作品最独特的表现和启发是什么?

我在反复思考后使用了锡补。锡在未来会氧化,不过需要十年二十年更久。如果我用药水处理的话,它瞬间就能变黑,但我想交给时间,让“新”在自然变化中“养”成为旧。再过几十年,当你返回来再看这个罐子,锡补符号仍然若隐若现,你擦拭一遍它又清晰了,你不擦拭它又慢慢地暗下去。

 

这件作品跳开了以前锔的修复模式,其实想让这件残品更牢,我可以打钉,但我觉得燕尾槽可以做到从里面填实了。我按照以前青铜器上的错金银工艺,错金银是两边的金属挤进去,但是瓷器不能挤,怎么办?于是我从里面开了一个倒燕尾的槽。这件修复品是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的。重点是它在美感上是保持住的,毕竟它是宋代建瓯器物。

 

关于这个“符号”,我认为代表中国灿烂文明最有名的符号就是文字。我做了笔画的构思,因为笔画可以组成任何字。按照人一生的曲折将笔画做成一条线,一撇一捺代表人的起点,人先学会走直线,再经历曲折,才能起飞,然后回到内心回顾一生,最后回到终点,整体呈现为一条弧线,从纹样上看也比较美。

 

我关注的点在于,在历史上,这件器物传了一千年,到今天我把它叠加一下,让今天的手艺成为新的传统,再传下去。锡的银光,目前用肉眼能看见,再过段时间它会暗下去,总体来说符合原物审美,符合时间流变的规律

 

您修复它用了多长时间

想的时间比较多,反反复复地画,考虑怎么做这条线。我画了很多种符号,也试过用以前“绕”的方式,都想过,最后回到符号的状态。画了三小时,画完之后,请苏州雕玉的师傅帮忙开槽,他开得更稳更准,用了一小时,然后才是填锡。我现在修东西,修的部分其实时间很短,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时以内修完

 

 

 

 

 
图片提供:童维成
 
2024年11月5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