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木”成型的魅力| 唐代漆冠笥复刻技艺展示分享 第二回

 

 

传统技艺是东亚文化之根脉

上海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支持的

唐代漆冠笥复刻技艺展示工程项目

为致敬传统工艺为人类带来的福祉

 

致敬伟大的工匠精神

 

 

项目实施:范建军

项目支持:邱凡芝

二人为“范邱漆器研究所”创始人

 

漆冠笥复刻技艺展示工程·起因

 

漆冠笥的制作技艺在日本统称为“曲轮”,明代《髹饰录》中统称为“屈木”。其原理为把木头劈成薄片后刨平,泡水后弯曲成环,制成器物。清代之后鲜有提及,几近失传。上世纪下半叶,随着马王堆、曾侯乙大墓的考古发现,该工艺被再度重视。

 

漆冠笥复刻技艺展示工程可以有助于对“圈叠胎”名称的细化(如可细化为:侧曲型圈叠胎、直壁型圈叠胎),让这个流行于汉代(棬木胎十分流行)、宋代(素髹器物多为圈叠胎)两朝的制胎工艺再度被漆艺界重视,无论从研究领域还是从精工高度,均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回顾·第一回分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范建军和邱凡芝认为完成经典器物的复刻,须先利其器、得美材。具体来说就是拿传统的伐木工具,采用“劈制瓦板工艺”,以获得稳定的木材。请工匠制作劈刀、铁楔、大木槌、小木槌等工具。他们各处搜集老工具,但因年久失修、残缺不齐,只能一一修理,更换老化的部件后重新开刃、伐齿。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他们备齐工具,走进大凉山,启动森林文化、伐木文化、瓦板制作文化的考察与实践。

 

第二回分享

胎体打样

 

 

参考翻译正仓院资料

 

01

胎体制图

 

在决定制作漆冠笥前,范建军曾制作过类似形状的漆盒,据之前制作漆盒的尺度(如壁厚、口沿厚、子口松紧度等),再加之《正仓院的漆工》一书中所有对漆冠笥的描述,进行电脑制图、模具制作等。

 

 

范建军在推敲实物尺度

制图、建模

 

漆冠笥最与众不同的是盖子与身子的侧板结构,盖子侧板为“薄板相互上下重叠结构”,身子侧板为“薄板向上堆叠,且无重叠结构”。

 

02

取薄木条

 

薄木条最理想的取法就是劈瓦板的开料工艺,这样木头纤维不易断裂,在卷木环时更易成功。

 

一般来说日本会使用桧木,因其可以劈出厚度在几毫米的薄板。本次考察时在国内发现了不亚于桧木的冷杉,但属于濒危物种,不可随意砍伐。本项目目的为研究中国传统制胎方法,因而坚持使用中国本土产树,最终选择了与冷杉最为接近的柏木作为用材。柏木劈出较厚的瓦板,纤维也是顺畅的,可在此基础上整平、锯出薄板。

 

 

此次整平、锯出薄板的工艺沿用古法,完全使用非电动工具。其中用到了号称“刨子鼻祖”的锛,它与斧头都是最早的“平木工具”,二者在石器时代同时出现。

 

将劈开后纤维顺畅的柏木板用锛、鐁、刨修平后,首先用划线器画出等宽尺寸后,用工字锯锯成木条,再将木条用薄锯锯出纯径切材的木片,最后用刨子清光木片厚度。

 

 

接下来,用线勒子清光木片宽度,用嘴唇湿润线勒子的压痕(古法),使木片小侧面平整。最后用刨子将木条两端刨出小斜面,用作木条的接口,接口逐渐变薄,可以透光者为佳。

 

 

03

卷制胎体

 

木片做好后需要放入温水中浸泡,使其纤维软化。软化后取出木片并用模具将木片压弯,此工序很注重力道,需要用模具反复揉制木片,使每个部位都能柔化,切不可力道过大,否则木片很容易出现异样凸起或折断。


柔化好的木片就可以卷制了,卷制定型后即可粘合木片。

 

 

为了固定第一个木环,接下来需要制作“屈木”工艺中必不可少的扣于木环中间的芯板。芯板通常为正圆形,既可以规范整个胎体的正圆,又可以让环环相扣的木环不易变形。芯板一开始不与第一个木环粘合,只是临时卡扣进去,方便木环与木环的粘合。

 

 

“屈木”工艺中,环与环进行粘合也需要提前分组,根据结构部位计算出相似高度的木环,每组木环首先单独粘合,便于单独清光高度、内外弧面等,每组完全清光后再整体组装。

 

03

打样分析

 

 

盖子部分顺利组装完成,身子部分虽然脱模工序很是顺利,但也因在木环与模具之间留了零点几毫米的缝隙而导致环与环之间略微错位。哪怕可以通过裱布、刮灰的工序填埋掉这些错位,但为了精益求精,或许,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可以有新的制作方案,力求完美呈现。

 

 

打样部位示意

 

——选自《正仓院唐代漆冠笥复刻技艺展示工程

(第二次项目报告)》

报告人:范建军

图片提供:范建军 邱凡芝

 

 

 

2024年2月23日
浏览量:0
收藏